文化讲堂

传承非遗“薄胎”之美,演绎“玉壶”东方神韵—华信国玉

在中国,壶的文化历史悠久。壶的材质有很多种,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句“一片冰心在玉壶”,将玉壶赋予了独特魅力。在汉唐之时,玉壶便已有了特殊的涵义,代表的是纯净、清廉与正直,是一种身份的象征,帝王们常常以“玉壶”作为赏赐赐予建功立业的功臣和品德兼修的长者。

玉壶比起其它材质的壶,体现了非凡的玉雕工艺,以其精细秀雅凸显了中国玉器之美。

28912c0ce3c84306b0202d42d2b3b7dd1535946694019.jpg 

【白玉三羊执壶】

d3a28dbf9d774734abf10a7bf8e3ddf51535946701254.jpg 

【青玉福寿纹执壶】

薄胎玉壶起源于痕都斯坦玉器,玲珑剔透,“薄胎工艺”被乾隆皇帝钦定为皇家代表技艺

薄胎工艺最早是从西部伊朗传来,早期叫“痕都斯坦式玉器”,简称为痕玉,其玉材多为南疆的和田玉。

薄胎玉器通体玲珑薄透,鬼斧神工,从内壁可以看到外壁浮雕的花纹,让人爱不释手,乾隆皇帝更是赞曰:“薄遏片刻铢,轻于举鸿毛,在手疑无物,定睛知有形。”薄胎玉器精致秀美,薄如蝉翼,成品率低,工艺高超,深受乾隆喜爱,薄胎工艺被乾隆皇帝钦定为皇家玉器工艺。

68df9341006e4bc28e3162205ff4a79e1535946706551.jpg

鄂图曼帝国S形双柄碗

ca828694f8504c12b9feb6c7088f957b1535946738113.jpg 

蒙兀儿帝国平口花蕾形双柄碗

传承古老薄胎工艺,结合现代技法,薄胎玉壶实现真正的“薄如蝉翼”

在玉雕工艺中,“薄胎”雕刻是一种更高水准的技艺,必须做到胎壁厚薄一致,胎体不留死角,才能成为一件艺术佳品,因此痕都斯坦时期的薄胎玉器只有大开口的碗型器具。

用“薄胎”雕刻玉壶琢制难度非常大,对雕刻的手法和玉料的要求都极为严苛,所以从古至今,常见的都是厚胎玉壶,薄胎玉壶成品非常罕见,问世量极少。

e3a9978ed59a4d3eac0a8277dde706f01535946747003.jpg 

《和合薄胎玉壶》

薄胎工艺难度极高,被现代公认为中国玉雕国宝级技艺

选料难:用料精良

薄胎玉器要想达到通体玲珑剔透,选取材质时,需选取玉质细密,质地温泽,颜色均匀的和田玉制作。

b97d600c495945cca96615b82d14e3571535946757362.jpg 

器型难:器型别致

设计器皿的造型须根据玉色、玉质而定,还要考虑有利于工艺的施用以及充分利用玉色的深浅。《和合薄胎玉壶》壶身凸起缠枝莲纹,需要达到薄厚的均衡方能不影响器皿的艺术呈现效果。

5e46e68dc19a4d5aa4c174972964dcba1535946764081.jpg 

壶体缠枝莲纹

做工难:工艺精湛

掏膛难

薄胎器皿都要掏膛。膛壁厚薄均匀,要恰到好处,不宜太厚,厚了显得笨重且受热不均。

a9982ffe027b4820957d59f7a96755011535946771019.jpg 

打磨难

打磨也是薄胎玉器制作的关键工艺之一。大师在打磨过程中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,时常感到提心吊胆、如履薄冰。

e807eb1eac69472db07c392a002be9da1535946778503.jpg 

4ab50d7f225d4817a33b9ad8d470d1da1535946799299.JPG 

成品率低:风险大

制作薄胎玉器难度很高,风险很大,往往做十件,成功的只有百分之十。以薄胎玉壶为例,5斤多玉料,最后掏成玉壶也就200多克,实属难得。

509f7b389c5b40be9fbdc2e8ff7db9291535946806753.jpg 

依照惯例,壶底往往刻有铭文彰显盛世,《和合薄胎玉壶》壶底雕刻“博鳌亚洲论坛logo”,彰显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官方指定贵宾礼的身份和地位。

薄胎玉壶握于手暖于心,兼容视觉享受与功能实用

薄胎玉壶纹路细腻,浮雕纹饰形成凹凸的视觉反差,艺术表现效果极强。由外透过器壁能看清器内盛装的物质颜色,由内透过器壁能看到外壁上浮雕的各种花纹图案,日常观赏把玩,舒目舒心。

另外薄胎玉壶做到薄厚一致,有利于受热均匀,泡茶时使得茶的古朴芳香更为纯正。用之,茶韵生香,雅趣横生,品尝人生真滋味!

3b1e9d0cc3614347b8cc7c904f623ed81535946814941.jpg 

《和合薄胎玉壶》

非物质文化遗产“薄胎绝技”演绎东方神韵之美

薄胎是玉雕行业中最有难度的技艺之一,伴随着“康乾盛世”的落幕而再度失传,经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玉雕工艺的大力提倡,使得这项技艺得以复兴。

以“薄胎技艺”打造的博鳌贵宾礼《和合薄胎玉壶》壶体沉稳大气、胎薄体轻,通体温润饱满、清澈透亮,重现了东方神韵之美。于博鳌亚洲论坛会议期间亮相,得到国际友人的一致赞许。这也是第一次以玉壶形式呈现博鳌贵宾礼,非遗绝技薄胎工艺再次绽放舞台,惊艳世界。

1030ba2f7766495b928fd565219feb2e1535946822863.jpg 《和合薄胎玉壶》